大雪养生 这个冬天不会冷~

导读:原标题"大雪养生"的由来介绍分享,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阳历)12月6-8日。本文来自语录说网!

大雪节气的由来

  大雪时节,天气严寒,万物凋零,都已进人潜藏期。人们的养生保健,也要顺应自然规律,以“藏”为主。此时天气干燥,湿度低,人们的穿着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添衣服,要注意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以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眠时,因为温度较之白天更低,因此要多加棉被,以保持四肢温暖、血液畅通。由此可预防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人们此时的起居,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尤其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由于早晚温差大,老年人尤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中风高危人群,或曾中风已愈的人群,要保持警惕避免再次中风。
  另外,在此节气锻炼时,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锻炼项目,注意避免在大风、大雾天气锻炼,因为此时空气中悬浮的有害物质较多,呼吸这样的空气,对身体健康有害。
  大雪,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雪纷纷扬扬,气候寒冷,四野里白茫茫一片,地面的作物都被白雪所掩盖,万物潜藏。因此,大雪养生需要在“藏”字上下工夫,那么什么是“藏”呢?大致可以理解为收敛神气、合理进补。
  这里的“神气”,可不是得意扬扬的意思,而是指存养于人体内的元气。收敛神气,就是让元气保留在体内。收敛的反义词是发散,哪些因素会导致发散呢?一是寒冷,二是酷热,三是湿气,四是受风。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冷,寒风萧萧,雪花飘飘,很多地方开始出现大幅度降温或降雪。尤其是我国北方的大风使气温骤降,咳嗽、感冒的人比平时多。
  有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因此大雪时节收敛的关键,就是“祛寒就温”,对抗寒冷和大风,即做好保暖工作。但凡事过犹不及,如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皆属“暴暖”,并不可取。
  在此时节,人体阴气益盛,阳气衰微,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可以养阳气,迟起可以固阴精。在此时节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实属不花钱的养生。
  有利于收敛的饮食诀窍,在于“增苦忌咸”,重视温补。可在平时的菜肴中多加入一些葱、姜、蒜等调味品,并可每天喝一杯热牛奶。需指出的是,尽管严寒的天气导致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每天仍然需要喝2000毫升以上的水,不要因为口不渴就忘记喝水。
  此外,寒冷的天气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改善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运动,如慢跑、跳舞等。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乃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大雪时节,天气更为寒冷,俗话说“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中医养生学认为,整个冬季都适宜进补,大雪之时也是“进补”的大好时期。谈到进补,或许有不少人认为“补”就是吃点营养价值高的食品,用点滋阴壮阳的补药之类,其实这是对“进补”的狭义理解。中医所说的养生,包括“养”和“生”两个方面。养,就是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平时养生要从养精神、调饮食、适温寒、炼形体等综合调养,以实现强生益寿的目的。在大雪时节,养生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起居调养,天冷要防寒  大雪时节,天气寒冷,人们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所以防寒保暖是非常必要的。起居调养,首先要做到“早睡迟起”,早睡可以养护阳气,迟起有助于巩固阴精。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精液,所以冬季应“去寒就温”,注意御寒保暖。寒冷时节,人的头部、胸部、腹部以及双脚都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要特别保护好。
  头部位于人体最高的位置,是“诸阳之会”。天气寒冷,最好戴顶帽子,以防止人体热量从头部散失,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对于预防脑血管疾病而言,头部保暖就显得更为重要。寒风侵袭人体,受影响较大的还有胸部和腹部。若不注意保暖,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体内阳气易受损伤,从而引起心脏病的发作以及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不容忽视。人体的双脚,因离心脏最远而血液供应慢且少,加之皮下脂肪层较薄,所以易受寒冷刺激,继而引起呼吸道勃膜毛细血管收缩,最终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时节应选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同时坚持每天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双脚,勤换勤洗袜子,注意保持脚的清洁干燥。双脚养护好了,疾病就会远离身体。
  大雪时节,御寒保暖固然重要,但不可暴暖,尤其忌讳厚衣裹身,或者烘烤腹背。很多老年人认为天冷防寒,睡觉时要多穿些衣服。然而结果却是,这样做不仅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也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是盖上较厚的被子,还是感到冷。
  此外,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得多。因此,在保持室内正常温度的同时,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室内空气,健脑提神。
  地面积雪较多时,要尽量缩短在雪地的逗留时间,或戴上防紫外线的墨镜,以免眼睛受雪地反射的紫外线影响,引发“雪盲症”,东北的朋友尤其要注意。精神调养,情绪要平和  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不适、疾病,常常是情志损伤所致。中医认为,稳定的精神、情绪,有助于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正常运行;相反,神志反常、喜怒无度、忧思焦虑都会伤及神志,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对身体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调养好精神呢?平时应注意起居要有规律,做到劳逸结合。不要总待在室内,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到户外适度参加活动和锻炼,如慢跑、滑冰等都能很好地消除冬季烦闷,舒缓心情,有助于保持情绪平和。此外,经常闭目养神,可以净化大脑,让大脑得到良好的休息。总之,大雪时节精神调养,注重养神,保持乐观向上、宽容大度的心态,以助于肌体养生。

大雪养生文化

  伴随着寒风的吹起,“大雪”节气也到来TO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相信即使是再爱美的人也会想要开始吃一些好吃的来给自己寒冷的身子补一补。
  但是,平时大鱼大肉吃过了的我们,在这个时节也不宜吃太过于油腻的东西,这样反而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尤其是,“大雪”节气后,天气越发的寒冷,也即将进入隆冬,过量的吃一些进补的东西,会让食物滞留在我们的肠胃中,阻碍我们的本身就遇冷受到刺激的肠胃。
  那么,在这个时节,我们应该吃点什么才好呢?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
  郑板桥有一幅养生保健联也提到过萝卜与茶:“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的养生、保健、药用效应与茶有着相融之处。
  养生家提出,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冬季饮食忌a硬生冷。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
  此外,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获荃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
  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讲话声音低微、动则出虚汗,这大多属于气虚。可选服人参、党参、太子参、五味子、黄茂、白术或者党参膏、参花膏等益气药物;食品有黄豆、山药、大枣、栗子、胡萝卜、牛肉、兔肉等。
  面色枯黄、口唇苍白、头晕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鸣心悸的人,大都属于血虚。可选服阿胶、桂圆肉、当归、熟地、白芍、十全大补丸和滋补膏等养血药,食品有酸枣、龙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
  冬季的“补”,宜以温补适宜,像东北家常菜中的炖菜就非常的不错,如酸菜炖粉条,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能都迅速的补充热量。
  木耳冬瓜三鲜汤则可生津除烦,清胃涤肠,滋补强身。西红柿牛脯汤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动物蛋白,营养全面,老幼咸宜。
  冬天天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应开小气窗通风。人体细胞白天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腺昔,可以增强细胞功能;晚上则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鸟昔,具有减弱、抑制细胞功能的作用。
  深夜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对虚弱、患病的人要加强监护,观察呼吸、脉搏是否正常,以利及时采取措施救治。
  大雪养生需要保暖。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天“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本文《大雪养生 这个冬天不会冷~》由语录说网小编:【小新】编辑整理 - 转载请注明来源 - https://www.ylsoa.com/jieqi/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