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短,思念很长

导读:原标题"冬至日短"的由来介绍分享,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于每年公历(阳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本文来自语录说网!

冬至是几月几日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越向高纬,则白天越短而黑夜则越长,至北极圈以内,终日为夜。在古代,先人们称这一天为“日短”或“日短至”。冬至在每年12月22日前后,或21日,或23日,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过了冬至,太阳光直射点开始向北半球移动,白天逐渐加长,黑夜逐渐缩短。谚语“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虽然冬至日照时间最短,但并非是冬季里最冷的日子,因为前期地面积累的热量,还没有散失到极致。而过了冬至,随着地面积蓄的热量减少,气温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下降。民间把冬至之后喻为“数九寒天”,是有它的道理的。而冬至日,就是“三九”的起始日。天文学上,也把冬至看做是冬季气候的开始。

  冬至被认为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天赐之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备受官民重视。至殷周和秦,还将“冬至”作为一年的岁首。汉之后,确立冬至为“冬节”,官府有一套隆重的祝贺仪式,称之为“贺冬”。据《后汉书》,冬至前后,“百官绝事,不听政”。至宋,冬至演变为祭祀祖宗之日。而一国之主,则要在这天去郊外进行祭天**。“亚岁”之称,也缘于此。谚语也有“冬至大如年”一说。

  民间旧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习俗,传说汉时,北方匈奴骚扰边疆,其首领,一为浑氏,一为屯氏,十分凶残,百姓恨之人骨。后浑氏、屯氏被击败,民众欢呼,以肉为馅,以面为皮,包成饺儿,呼之“馄饨”,恨而食之。因这一天恰逢冬至日,于是代代相传,就有了“冬至馄饨”的习俗。同是冬至,同是吃面食,在河南,吃的则是饺子。饺子也不叫饺子,叫“捏冻耳朵”,此习俗与南阳医圣张仲景有关。传说张仲景老年还乡,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街头的百姓,衣不遮体,不少人耳朵被冻烂了。张仲景内心不忍,专门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让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做成馅,然后包成饺子,施舍给百姓。这道“驱寒矫耳汤”,治好了不少乡亲的耳朵。后来,每逢冬至进九,大家都纷纷争食“捏冻耳朵”。谚语“冬至的饺子不冻耳”,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冬至天晴日光多,来年定唱太平歌。

  冬至十天阳历年。

  冬天不喂牛,春耕要发愁。

  冬至不离十一月。

  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

  冬节丸,一食就过年。

  冬至无雨一冬晴。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

  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

  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

  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

  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

  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

  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干旱。

  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

  冬至日头升,每天长一针。

  算不算,数不数,过了冬至就进九。

  冬至前后,冻破石头。

  冬至过,地皮破。

  冬至一日晴,来年雨均匀。

  冬至无雨一冬晴,冬至有雨连九天。

  冬至不下雨,来年要返春。

  冬至下雨,晴到年底。

  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

  冬至见三白,来年见两白。

  冬至响雷雷赶雷,正月二月落不歇。

  冬至西南百日阴,半阴半晴到清明。

  冬至一场霜,过冬如筛糠。

  冬至上云天上病,阴阴湿湿到天明。

  干净冬至邀遏年,遐遏冬至干净年。

  冬至后头七朝霜,一个稻把两人扛。

  冬至西南百日晴。

日落胭脂红

  民间谚语中,分量最重的当是气象谚语。气象谚语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一是时令谚语.讲述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一是天气谚语,讲述气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前者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验。后者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对风、云、雷、电、雨、雾、冰、霜、日、月、星、雪的观察,总结出来的气象规律,带有普遍意义。

  唐代黄子发关于降雨的气象学专著《相雨书》,严格地说,就是一部天气谚语集。书中收录的一百六十九条气象谚语,语言朗朗上口,准确生动。如“晚有断虹占,半夜有雨达日中”,至今读来,仍简单易懂。《相雨书》分有十篇,有的观云,有的察雾,有的看虹,通过观察对象的细微变异,预测未来天气冷暖阴晴的变化。类似书籍,元末明初晏娄元的《田家五行》记载有当时流传于太湖流域的农业气象谚语;清代吴鹊的《卜岁恒言》,记录的则是扬州及周边一带的天气谚语。此外,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徐光启的著作中,也曾大量引用包括气象谚语在内的农谚。

  将农业气象经验以民间谚语的形式进行流传,是最好的传承方式。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劳动人民还以更新的经验和更生动的语言,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们。这也是气象谚语能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并世代流传的重要原因。

  本节所选谚语,通过观察日、月、星以及虹与霞的变化,预测未来天气情况。

  日头衔山,明天晴天。

  太阳反照,晒得号叫。

  日出灰黄色,天晴不用说。

  太阳颜色黄,明日大风狂。

  日出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没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日落胭脂红,半夜搭雨篷。

  日出早雨,日出晏晴。

重搭戏台重敲锣

  说起来,《弟子规》也算是一部谚语集,它采用《三字经》的形式,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做人的行为规范,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中《信》之篇中,“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和“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两句,说的是两则与反省自责和闻过则改的小故事。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说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子。他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都要将白天里所做的一切进行反思:今天我一共做了多少事情?这些事情中,哪些做得有意义,哪些做得不对?做得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我为人做的事,是不是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学习方面,老师教给我的知识都掌握了吗?不明白的,该从哪些方面去加强?正是因为他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后来学有所成,成为孔子得意的七十二贤人之一。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讲的是西晋周处,年轻时,他凭有力气,会武艺,蛮不讲理,成为地方一霸。背地里,老百姓将他与河里的蛟龙、南山的猛虎并称为当地“三害”。周处也有一股侠气,只身上山打死了猛虎,又只身下河与蛟龙殊死搏斗。后来蛟龙虽被杀死了,周处自己也受了重伤。老百姓不知道,以为周处也死了,都在岸上的拍手称快。周处见此情景,才知道以前作恶太多,实在不得人心。从此后,便改过自新,终于得到了乡亲们的尊重。

  民间谚语中,相关内容也有许多:

  知过改过不为过,重搭戏台重敲锣。

  十个指头有长短,世上谁人无缺点。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针没有两头尖,甘蔗没有两头甜。

本文《冬至日短,思念很长》由语录说网小编:【小新】编辑整理 - 转载请注明来源 - https://www.ylsoa.com/jieqi/2868.html